楊傑[國民黨上將]

楊傑[國民黨上將]

楊傑(1889-1949)字耿光。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傑出的愛國民主人士。1889年1月25日出生於雲南省大理縣一個貧寒的白族家庭。幼時進過私塾,後又上過中學。少年楊傑思路寬廣敏捷,有獨特見解。在第二次北伐和中原大戰中,歷任蔣介石的總參謀長,多次出謀劃策,扭轉危局,為蔣介石建立全國統一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任陸軍大學校長、駐蘇大使。先後撰寫了《國防新論》、《軍事與國防》等軍事論著。曾被史達林稱為"戰略專家"。後來,他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成為反蔣陣線上的一名急先鋒,為推翻蔣家王朝積極奔走。為此,蔣介石對他恨之入骨,指令特務在香港對他痛下殺手,使之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名單中唯一名字上加黑框的代表。解放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簡介

楊傑(1889-1949)字耿光。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傑出的愛國民主人士。1889年1月25日出生於雲南大理縣一個貧寒的白族家庭。幼
楊 傑楊 傑
時進過私塾,後又上過中學。少年楊傑思路寬廣敏捷,有獨特見解。在第二次北伐中原大戰中,歷任蔣介石的總參謀長,多次出謀劃策,扭轉危局,為蔣介石建立全國統一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任陸軍大學校長、駐蘇大使。先後撰寫了《國防新論》《軍事與國防》等軍事論著。曾被史達林稱為"戰略專家"。後來,他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反對蔣介石發動內戰,成為反蔣陣線上的一名急先鋒,為推翻蔣家王朝積極奔走。為此,蔣介石對他恨之入骨,指令特務在香港對他痛下殺手,使之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名單中唯一名字上加黑框的代表。解放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為革命烈士。

個人概述

人物生平

楊傑將軍,字耿光,雲南大理人,16歲考入雲南武備學校,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學習,後由清政府選送日本士官學校深造。1911年歸國,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毅然投入護國運動,任護國第三軍第三梯團第五支隊長,後又東渡日本,入陸軍大學深造。先後任過師長、軍長、總指揮、北平行轅主任、第四路要塞司令等軍政要職,功勳卓著,後又擔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和憲兵學校校長、陸軍大學校長等職。

楊傑一直都主張聯俄聯共、反對內戰,但是老蔣一意孤行,這就讓與蔣介石多年共事的楊傑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於是義無反顧地走向了蔣介石的對立面。當時,鑒於楊傑在國民黨軍隊中長期形成的威信,蔣介石有所忌諱,長期派人秘密監視。1948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楊傑作為主要領導人之一,負責西南地區的組織發展和活動等工作。他密切配合國內革命形勢,將西南的愛國人士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開展反對蔣介石的鬥爭。

他與四川西康雲南貴州軍閥劉文輝、鄧錫侯、龍雲盧漢等都有往來,國民黨重要人物張群朱紹良楊森也經常與其往來。重慶行轅正副參謀長蕭毅肅劉宗堯及川東供應局局長邱淵、雲南供應局局長樂韶成是楊傑的得意弟子,隨時向楊傑請教。因此,楊傑在西南絕對是一個一呼百應的人物。抗戰期間,楊傑經常在重慶等地發表聯俄聯共、聯合各民主黨派一致抗日、反對蔣介石獨裁的言論,深為蔣介石記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不顧國內人民期待和平的願望,發動內戰。楊傑更加積極地參加反蔣活動,與譚平山、王崑崙、陳銘樞等人組織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投身民主運動,反內戰、反獨裁。

蔣介石曾試圖拉攏楊傑,親自召見,希望楊傑擔任雲南省主席,楊傑當場拒絕。蔣介石見楊傑不能為自己所用,十分顧忌,加緊監視,甚至買通楊傑的姨太太偷取檔案。楊傑乾脆以養病為藉口,遷居昆明,一方面為了擺脫監視,一方面為自己更好地進行民主運動。同時,他利用自己在國民黨軍隊中所特有的威信,組織策劃川、康、滇軍隊起義,由此引起國民黨特務機構保密局的高度警惕,將楊的行為一一上報。楊傑的愛國行動,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重視和關懷,特電請他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他離昆明赴北平,途中被國民黨特務陰謀殺害,終年60歲。198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認楊傑為革命烈士。

軍事人才

楊傑楊傑在法國考察

1905年,年僅16歲的楊傑報考京師大學未成,便轉考雲南陸軍速成學堂並被錄取,從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由於他成績出眾,翌年被清政府保送到當時中國最高軍事學府――保定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深造。1907年,他又與蔣介石等人一起被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預備學校學習,兩年期滿後,考試合格,正式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期炮兵科學習,並於同年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1911年,楊傑畢業,回國參加了辛亥革命。此後的幾年間,他在輔佐滇系軍閥唐繼堯和討袁護國戰爭中,因指揮部隊先後取得以少勝多的“銅仁大捷”(滇黔戰史上把此役稱為楊傑黔東大捷)和“瀘州之役”而名聲大振,其軍銜也從陸軍上校接連晉升為少將、中將。

雖然已居高位,可楊傑深感自己的軍事知識還很欠缺。1921年,他毅然放棄陸軍中將的頭銜,再次東渡日本,以雲南留日士官生監督的身份,入日本陸軍大學深造。在日本陸軍大學學習的4年中,楊傑如饑似渴地學習中外戰爭史及有關歷史、地理、戰略、戰術等方面知識,軍事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得校方欣賞。當時,日本陸軍大學經常讓學員指揮海陸空軍演習,以訓練和考察學員的軍事指揮能力。在一次演習中,楊傑被選為統帥。他指揮演習得心應手,並有獨特創新,得到日本天皇的讚賞,並賜予寶刀。根據當時日本軍部的規定,士官榜首才能得到日本天皇親自賜刀,日本軍人向來以此為殊榮,楊傑也因此贏得了“天才將軍”的美譽。還有一次,法國著名軍事家霞飛元帥到該校參觀時,楊傑被學校選為接受諮詢的學員之一。在與霞飛元帥的交談過程中,楊傑旁徵博引,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軍事見解。霞飛元帥聽後對學校的負責人說:“此人將必成東亞傑出軍事人才”。

遇刺身亡

楊傑到了香港後,借住在軒尼詩道303號A4樓的朋友家。自從昆明脫險後,他的行動十分謹慎,平時深居簡出,很少在公眾場合露臉,有時出去,也進行必要的

與友人合影與友人合影
化裝,一心等著與中共通知他北上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的聯繫人接上頭。

蔣介石得知楊傑逃脫的訊息後,大發雷霆,將毛人鳳痛罵了一頓,令他親自出馬,限期除掉楊傑,否則嚴懲不貸。毛人鳳領旨後不敢怠慢,立即乘飛機趕往昆明,也像蔣介石罵他一樣,將徐遠舉、沈醉等人劈頭蓋臉地大罵了一通,並指使特務抄了楊傑的家。從楊家搜抄出的日記、信件中得知楊傑在香港的一些關係,知道他與香港的李宗理來往密切,但是仍然沒有查出楊傑到港後的詳細地址。

毛人鳳得到線索後,親自物色得力人手,組織暗殺楊傑的活動。9月17日,他打電報給保密局廣州辦事處處長郭旭,讓他轉告當時正在香港執行暗殺前雲南省主席龍雲的保密局行動處處長葉翔之(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叛黨後任軍統局中共科科長),暫緩暗殺龍雲,先除去楊傑。葉翔之受命後,馬上出動特務,四處尋找楊傑在港的確切地址。一個名叫李元山的特務找到了偽裝成民主人士的軍統分子盧廣聲,從他那裡得到了楊傑的詳細地址。9月18日晚,盧廣聲密告葉翔之說,楊傑住下來之後,大門常關,閉門謝客,一般人不易入內,並強調:“要動手趕快動手,因為楊傑就要離開了。”葉翔之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後,決定模仿楊傑好友李宗理的字跡,以李的名義寫一封簡訊,約楊傑到外面吃飯、商討秘事云云。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密切關注著楊傑到港的處境。9月18日,楊傑接到在香港的中共秘密組織轉來的通知,告訴他,已經買好了到北平的飛機票,讓他準備一下,馬上離港赴平。19日上午,葉翔之帶上特務韓世昌敲開了楊傑在香港居所的門,要女傭通報,說他們是李宗理先生派來的,並有李先生的親筆信,要當面交給楊傑先生。

楊傑當時正在四樓平台納涼,等待與中共接頭,聽說是好友李宗理派來的人,未加警惕,遂親自出來迎接。韓世昌趁楊傑低頭聚精會神地看信之際,用手槍對準楊傑的頭部連開兩槍。楊傑中彈後當場身亡,年僅61歲。就這樣,這位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反蔣反內戰的民主鬥士,沒有死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卻死在蔣介石的暗殺中,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名單中唯一加黑框的代表。

決勝中原

在日本學習期間,楊傑始終與孫中山以及廣東革命政府軍政部長程潛、大本營參謀長許崇智等保持書信聯繫,因而,他的情況國內多有所知。當他回國時,馮玉祥國民軍第三軍軍長孫岳向他發出邀請,經孫中山同意後,他來到孫部任參謀長。1925年3月任國民軍前敵總指揮,一舉打敗了在洛陽的劉鎮華“鎮嵩軍”,9月任河南陸軍訓練處教育長,對現役軍官進行培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鏇脫離北方國民軍赴廣州參加國民革命軍,1926年5月任國民革命軍第6軍總參議,輔佐軍長程潛參加北伐,12月任第6軍17師師長。
炮擊南京事件後,蔣介石瓦解第六軍,1927年3月任他為改編第六軍後的第1縱隊隊長,4月任第6軍副軍長,並代理軍長,指揮第一軍第一、第三師和第六軍繼續北伐。7月部隊改番號為第18軍,他繼續任軍長,不久蔣介石強攻徐州大敗,他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淮南行營主任兼總預備隊指揮官,負責淮河防禦。8月蔣介石下野前,將北伐第二路軍退守長江南岸,交他指揮。
龍潭戰役後,他指揮第18軍,第14軍,第32軍渡江追擊孫傳芳,一舉攻克揚州、寶應,南通等地。何應欽為控制經濟,任命其內兄擔任揚州稅監一職,他卻對何說:“你把這一稅收機關奪去,我十萬官兵吃什麼,拒絕從命。”何應欽不顧他的反抗,用政府命令任命,並對他多方牽制,他一怒之下,辭職到日本去找蔣介石,蔣卻怪他不該將部隊丟了,讓他跟著回國。
1928年3月任軍事委員會常委兼辦公廳主任,鏇任第1集團軍參謀長,參加二次北伐,5月,蔣介石車到泰安,恰逢日軍出兵占領濟南商埠,楊傑隨即打開地圖對蔣說:“日本出兵早在預料之中,應該命令部隊繞開濟南,繼續北上,以收北伐全功。蔣左右的吳稚暉,邵力子和陳果夫都贊同此議。使第一集團軍順利到達德州。6月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北平行營主任、北平憲兵學校校長,與馮玉祥、閻錫山周鏇。
1929年3月任陸海空總司令部行營總參謀長,隨蔣介石參加蔣桂戰爭,10月任南路軍行營總參謀長、討逆軍第10軍軍長兼左翼指揮官,隨蔣介石參加蔣馮戰爭,當時西北軍代總司令宋哲元東出潼關,發動強大攻勢,蔣軍整個正面危急,登封不守,密縣將陷,臨汝被圍,他率徐源泉的47師,王金鈺的48師增援,以一部封鎖臨汝馮軍進攻要點,率主力側擊登封,並分兵迂迴馮軍後方,一舉打敗馮軍,扭轉整個戰局。
1930年2月任洛陽行營主任兼第10軍軍長,隨蔣介石參加蔣唐戰爭,1930年2月任寧、鎮、澄、淞四路要塞總司令,5月任第2炮兵集團指揮官、陸海空總司令部總參謀長,隨蔣介石參加中原大戰,7月中,閻錫山主力渡過黃河襲取濟南,馮玉祥也在隴海線上發動攻勢,他建議誘敵深入,在隴海、津浦兩條鐵路擺開口袋陣,各個擊破馮閻兩軍。本內線作戰原則,建議隴海路正面取守勢,抽出兵力加強津浦路的對北正面,首先擊破了戰鬥力較弱而又最突出的閻軍,並親自部署這一戰役,他親自指揮6個師於8月1日向汶上發動總攻,經過5晝夜激戰,傅作義在肥城部被消滅一半,戴玉璽部除三千投誠外,悉數陣亡,張會沼部在長清完全潰散。同時,19路軍也在在膠濟線將閻軍主力王靖國部消滅。他完全贏得了濟南會戰的勝利。8月,馮玉祥分兵七路,發動規模空前的八月攻勢,馮軍鄭大章的騎兵師甚至攻到蔣介石的指揮部附近,形式非常危急,而蔣介石在附近又沒有預備隊,形式非常危急,蔣介石準備向歸德以南縮短陣地,並電召他來實施退卻計畫。他仔細分析了戰場形式,認為還不到退卻的地步,如果強行後撤,必然導致大敗。還說西北軍將領偏向穩重,不敢輕率冒進。只要用少數兵力進行反擊,敵方就會止步不前。當時,軍中好友對楊傑的計策有些擔心,私下問道:“戰爭能夠打贏嗎?”楊傑胸有成竹地說:“肯定會打贏的,我已打電報給南京何應欽,讓他調派部分兵力及物資,等需要的東西一到,我軍馬上發動進攻,保管將他們的主力軍消滅在河南地區。馮玉祥想到西北,不可能了。”等到10月張學良進兵關內的時候,馮閻軍不可避免的走向崩潰的道路。
在這次戰爭中,他的夫人趙丕欣在上海病故,他未能見最後一面,深感痛心,蔣介石多次安慰:“為國效勞,不顧個人情意,古今少有,你對國家盡到了義務,沒能對家庭盡到情義,是忠義兩難全。望自我保重,無為悲傷。”他在上海給夫人開追悼會的時候,蔣介石、宋美齡夫妻親自前往悼念。後來他又娶了一個南開大學的畢業生胡允文,但不到兩年就因性格不合而離婚。此後就沒有再娶。

桃李天下

1931年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2月任陸軍大學校長,1932年1月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兼陸軍大學校長,楊傑將軍不僅有著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也是

楊傑1915年楊傑1915年
卓越的軍事理論家和教育家。他長期從事軍事理論研究和軍事教育工作,在創造中國的戰略戰術理論方面頗有建樹,在改造中國軍隊,提高其戰鬥力方面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方略,他長期擔任陸軍大學的領導工作,為國家培養了大量軍事人才,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他注重對學員加強品德、人格教育,強調中國的一代軍人要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1933年3月和財政部長宋子文,軍政部長何應欽、內政部長黃紹竑、外交部長羅文乾一起北上,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參謀長兼華北第8軍團總指揮,參加長城抗戰。指揮古北口、冷口、喜峰口一帶的軍事,他在居仁堂軍事會議上提出後退配備的主張,要求大膽放棄一線陣地,將敵引入密雲山地,集合三個軍布成口袋陣殲滅日軍部隊,為此目的,他乾脆宣稱南天門戰爭激烈,守也守不住,必須執行這項計畫,何應欽向來與他不睦,打電話給17軍軍長徐庭瑤問戰事激烈與否,徐答不激烈,何應欽遂以謊報軍情為由撤了他的職,但後來南天門終於沒有擋住日本西義一的第八師團的進攻。何後來簽定何梅協定,楊傑大罵:“簡直是赤裸裸地賣國,低能到賣都賣不成。”
9月任軍事考察團團長赴歐洲考察軍事,此後近一年的時間裡,楊傑到德、法、蘇等29個國家進行軍事考察,在蘇聯,史達林多次接見他,稱他為“戰略專家”。對他寫的《蒙古騎兵之性質及使用方法》讚賞不已。在英國,他在與國防大臣談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情況時,國防大臣以一份偽造的國防計畫來試探楊傑的軍事才能。楊傑稍加考慮後,說這份國防計畫不可能是真的,並提出了修改意見,結果與英國真的國防計畫大同小異。國防大臣對此甚為驚訝,讚嘆他為“軍學泰斗”。從此,他的軍事、外交才能也聞名於世。他回國後寫成著名的《歐洲各國軍事考察報告》。要蔣介石立即加強重工業建設,進行以國防工業為重心的計畫,克服依賴外國武器的缺點,否則世界戰端一開,各國自顧不暇,敵軍封鎖我海岸,到時雖以萬金,不能求禦敵之武器。但蔣介石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只是在1934年12月任他為參謀本部參謀次長、代參謀總長,城塞組長、防空委員會主任。
他任航空委員會主任時,檢查新買的幾架飛機,發覺是用報廢飛機改裝的,他向蔣介石告狀,但由於飛機是宋美齡和孔祥熙買的,蔣介石避而不作處理,他只好辭去航空委員會的職務。後來,宋美齡聯合陳果夫兄弟和何應欽控告他貪污南京國防工事公款,蔣將城塞軍需處長和副處長槍斃,他的城塞組長和代總參謀長的職務也就跟著撤銷。
1935年1月兼陸軍大學教育長,楊傑按日本陸軍大學校的教育、管理方法來教育學員。按日本的二級學制,士官學校(相當於中國黃埔陸軍軍官學校)負責養成教育,把一個普通中學畢業生或部隊選考的軍曹(中土)通過士官候補生的教育訓練,培養成為一個夠格的軍官。舉凡一個中、下級軍官應具備的戰術、兵器、兵制、築城、地形等軍事知識,“忠軍愛國”的思想,軍官儀表及作風,都應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畢業當軍官。陸軍大學則為深造一般軍官成為高級統帥和參謀的陸軍最高軍事學府。凡經歷過二年主隊職(連、營長)的軍官都可投考。除筆試軍事學、普通科學。外國語外,還口試多種常識,觀察應考者的應對進退,語言儀態,日本陸軍大學學員在校三年,三年一考,因年齡限制,一般軍官終身只能考二次。陸大畢業學員不愁不升到將軍。因此日本陸大畢業學員很自負,表現得舉止雍容,氣宇軒昂。所以學員在校不編隊,沒有佇列管理。學員在校功課完畢,即各自回家。圖上戰術及各種作業,都可帶回家作。楊傑主持中國陸大,也只講求學術,不作佇列管理。他認為政治教育、紀律、作風、儀態等都應在養成教育時完成,陸大的任務是高級統帥及優秀參謀的學術品德修養。應使學員自重、自己約束自己,而不被動地遵守紀律。他經常講日本陸大那一套,要求學員自治,選舉一學員長自行管理,他是要學員自內心地自重、以養成統帥人格。
楊傑注重套用戰術,他主張第一、二學年由中外教官重點教授戰術,他說:師戰術打好基礎,則軍戰術、大軍戰術可得心應手。事半功倍。有一年春季現地戰術,楊傑老師親自指導。他結構的想定是:裝備較藍軍優勢三倍的紅軍由連雲港登入,其先頭一個師擊破數量優勢而裝備優勢的藍軍,不顧後方有藍軍部隊的襲擾,經淮陰、揚州進至鎮江對岸瓜州地區,得知鎮江敵軍薄弱、敵一個騎兵旅正經淮陽南下,己方的後續兵團須兩天后才能到達,問師長為何決心。學員的答案多是就地固守,或待敵騎兵到達而擊破之,他拿出原案是渡江攻占鎮江、構成橋頭堡陣地等待後續兵團到達,再向南京進攻。有人說:這就是他在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時郵前戰術想定和答案的翻版。不管是不是,構想確實是巧妙的。
楊傑老師認為指揮員和參謀馳騁疆場,離不開馬,所以他要學員,三年都練騎術。他還認為現代戰爭已機械化,要求學員都能駕駛摩托和汽車,可惜我們因經費無著,未能實現。他認為現代戰爭立體化,指揮員和參謀必須了解空軍戰術,必須空中偵察,空中指揮,所以陸大第十期畢業,他選送三人去學空中偵察。1936年兩廣反蔣,他利用雙方態勢及日本進窺華北的情況,作成想定,要求研究員們以蔣軍指揮員身份作答案,學員的答案都是進軍韶關,南下截斷兩廣聯絡。他拿出原案是:大軍壓韶關,以強鄰窺視為理由,謀求政治解決,他講評時說:如果軍事解決,不是兩廣勝,也不是中央勝,而是日本勝了。學員從心坎里佩服他的遠見和謀國忠貞。
陸軍大學是一所培養中高級軍官的最高學府,它招收中尉以上,少將以下的軍官入學。楊傑認為,軍隊的好壞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存亡,特別是指揮官和高級幕僚,肩負國防重任,必須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既要有理論基礎,又要有實踐經驗。他常說:“將帥無才,累死三軍。”因此,他在主持陸大工作時,著力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在課程設定上,他博採廣收,既廣攬有實學的教官講授古代戰史、各國戰史、陸軍戰術、參謀業務、兵要地理、軍隊教育、後方勤務等課程,又聘請德、意、法、蘇等國教官,講授海空戰術、裝甲兵戰術、化學戰、築城學、諜報勤務等現代軍事課程。還聘請我國著名學者入校講學,如馬寅初講經濟學,薩空了講社會學,夏鼐講法學等。自己則親自講授《戰爭訣要》、《大軍統帥學》等課程,並且特別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他經常帶領學生到實地結合地形進行戰術作業。有一次在上海,他指著金山衛對學生說:“一旦戰爭爆發,這裡將是敵人看中的登入地點,因為我對這裡的潮汐、水位、地形都作了細緻的調查研究。”果然,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不受重視的金山衛登入成功。後來,每當談起此事,當年的學生無不佩服老師的真知灼見。
1935年8月組織廬山軍官訓練團,蔣介石任團長,他任團附,11月再次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他名聲即響,脾氣也大,看誰不順眼就罵,完全不給人面子,陳誠第四次圍剿江西的中央紅軍,被朱德打的慘敗,他放言陳誠就是一頭豬,連敵情都摸不清就瞎撞。蔣介石把何應欽寫的對日作戰計畫拿給他看,他看完就撕碎了罵道:“狗屁計畫。”自己立即另外寫了一份交給蔣。後來另一個以軍事專家自居的方天說他實際上連蔣介石也看不上,只不過不敢公開罵而已。蔣介石在廬山軍官訓練團講話:“我姓蔣的不抗日,全國人民共誅之。”他立即站起來回應:“我到外國轉了一圈,看見各國都在忙,德國在忙,蘇聯在忙,義大利在忙,日本也在忙,好像吞了我東三省還不滿足,還要氣勢洶洶的滅亡中國。可我回到上海一看,遍地是閒人,政府官員更閒,吃喝玩樂通宵達旦,簡直把東三省淪陷的恥辱置之腦後。希望政府切實拿出抗日的措施來”蔣介石聽得如坐針氈,哭笑不得。
他在此期間撰寫了《大軍統帥學》和《戰爭要訣》等軍事著作,以《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語作為他“生即是戰”的理論依據,他認為,天地萬物要生存,就必須作戰。所謂健者,就是春夏秋冬輪迴不已,假使天道一時懈怠,則萬物失時,世界則要毀滅。故曰:“求生存就要戰爭,戰爭就是自強,但是戰爭並不完全是槍彈的世界,而是求知識,求技能,求身體健康都包括在內。他認為新的軍事競爭必將以犧牲像中國這樣的弱小開始,要想自存,必須自強,自強必須從不買外貨,加強國家經濟著手。他認為日本侵略中國,必將採取速戰速決的戰術,對此,除了誘敵深入,然後一鼓聚殲之外,別無他法。他認為:”我們軍人,在穿上軍裝的時候,這生命就屬於國家,不復知有身家性命,這就是軍人的人格。有了這種精神還要發揮出來,才是善。發揮的很好,才是美。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他在軍事會議上高呼:"日本目前有軍閥和財閥之爭,海軍和陸軍之爭,少壯派和老舊派之爭,全國不是一條心,以小國臨大國,又不能傾力來犯,外交上得罪英美,犯下兵家大忌,因此不難把日本打敗。他滿以為他會被任命為總參謀長,主持對日持久戰爭,但蔣卻在組建大本營的時候任命何應欽為總參謀長。他大為失望。
8月,他被任命為赴蘇考察團團長,赴蘇聯考察,實際上是爭取中蘇結盟和蘇聯的武器援助,史達林沒有答應中蘇結盟,但同意給國民政府一億盧布的軍火組建20個蘇械師,另外附送一個蘇聯援華航空隊,他因此功績37年12月加上將銜,1938年2月任軍令部次長,5月任中國特命全權駐蘇聯大使,在蘇期間,他經常受到史達林、伏羅希洛夫等領導人的接見,爭取到總共2.5億美元的物資和貸款,有力地支援了中國的抗戰。他認真研究了蘇聯社會主義制度,還研讀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認為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國防建設,加上楊傑將軍多年與共產黨人的接觸,逐漸從思想上產生了對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由同情到支持和贊成的轉變。在軍事戰略上,他主張在中蘇邊境布置重兵,挑撥日本和蘇聯發生戰爭,在南線,一定要克復廣州,引導日軍向南發展和英美對立。
1940年回國,他向蔣提出聯蘇抗戰的建議和具體作戰戰術,蔣卻送他一本《曾文正公全集》要他好好閱讀,他氣得打了三個月的麻將,然後胡亂寫了一些批註送去交差,蔣介石看了批註氣得大發脾氣。給他一個軍事委員會顧問的閒差留在重慶,後任中央訓練團教官,他此時撰寫了《國防新論》、《軍事與國防》等上百萬字的軍事巨著,《國防新論》是1943年由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的,共分3篇:第一篇是國防“認識論”,介紹了古今中外的國防,闡明了國防理論的思想體系;第二篇是國防“本體論”,說明現代國防的種種形式和組織;第三篇是國防“方法論”,闡述了中國國防建設的實際問題。在這部著作中,楊傑充分論述了國防建設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係,他說:“國防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各種力量的結晶,軍事是結晶體的頂點,經濟是結晶體的基礎。”同時深刻剖析了中國社會政治對經濟和軍事的影響。他認為,國民黨政府政治上的腐敗,導致了經濟、軍事、兵工業的腐敗,進而導致了民族精神的頹廢,國家無禦侮的能力,國防也就無從談起。楊傑以精闢的語言和銳利的筆法,為人們描繪了理想國防的全景圖,同時向人們展示了國民黨統治下中國國防的殘破景象,這無疑需要足夠的膽識和魄力。此書出版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在半年之內3次再版。《軍事與國防》是1944年由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它是楊傑軍事思想的又一部代表作。在該書中,楊傑論述國防和軍事問題。他說:“社會生活形式是由社會生產技術、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些因素決定的。產生革命以後,社會生產力所發生的大變革,……使戰爭和國防與人民的關係日漸密切;沒有人民的支持,戰爭就不能進行;沒有人民的參加,國防就無法建設。”“由軍人的戰爭到人民的戰爭,由軍人的國防到人民的國防,這便是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分野。而真正的人民國防,又為社會主義國家國防組織的特色。‘人民’,就是這個時代的象徵,是社會的創造者和支配者。”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只有在消滅了人剝削人制度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人民國防。無需引用他的更多話語,這已經足以表明楊傑在蘇聯研究馬克思主義,並把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觀點與他的軍事理論相結合所發生的思想轉變。他的這些理論,顯然與蔣介石片面抗戰理論完全背道而弛,在國民黨內引起很大的反響。蔣介石儘管明白這理論不可能主導國民黨的軍事政策,但他還是十分擔心和焦慮,這樣發展下去,與共產黨的主張還有什麼兩樣?
蔣介石的擔心不無道理。在潛心著述的過程中,楊傑對共產黨的許多觀點是贊同的,特別是進行全民族抗戰的觀點幾乎是一樣的。為此,從1943年開始,楊傑就與中共南方局的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取得了聯繫。周恩來董必武對楊傑的抗日主張表示讚賞,對他本人也非常信任。當1943年楊傑赴歐洲進行短暫軍事考察路經昆明時,董必武還讓他將一封中共中央的指示信轉交給昆明地下黨領導人劉浩。此後,楊傑頻繁地在公開場合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在復旦大學參加蘇德戰爭座談會時分析道:“蘇德之間,德國要完全打敗蘇聯,力量不夠。”這是因為,“戰爭是角力,就是物質力與精神力的角斗,物質力是一定的,而精神力則可以膨脹,也可以縮小。戰爭力是兩種力量的總和,精神力一經喪失,物質力就會變成無用。”在國民黨軍事學校夏令營對學員的講話中,他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太平洋和中國3個戰場,在分析中國戰場時說:“勝利的關鍵仍操之在我。但日本軍閥一意孤行,作最後的本土連線大陸的焦士戰時,則中國居於主導地位,是非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不可。”這些觀點,使聽者耳目一新。他主張現代戰爭已經從武裝人員的對抗擴展到全體人民的對抗,只有紮根於人民的戰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文化的征服,是一種視之無形,聽之無聲的思想占領,強調國防中的文化建設。為國內外軍界所推崇。他還做了幾十個世界軍事形勢的分析匯報。1944年任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赴英美考察軍事設施,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他批評艾森豪諾曼第登入後,戰略部署扇形展開,包打敗仗。不久果遭德軍反擊,有阿登之敗。雲南遠征軍反攻的時候,他正好在大理家鄉省親,衛立煌等親自登門拜訪求教軍事戰略戰術。1945年5月再次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文學著作

《國民軍事必讀》、《大軍統帥學》、《軍事與國防》、《國防新論》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